約莫18:20 何先生(司機) 就打給我 說已經到了貝兒公司樓下了~
所以~ 當然快速的收NB .. 拿著包包就趕緊下樓
今天的澳門航空沒有遲到 ~ 所以 貝兒等了15分鐘左右 就接到了Tim先生~
然後 先送Tim 到 他在網路找到的台北民宿check in.. 據說 民宿一晚$1800左右 ~ 位於小巨蛋的正對面~
然後 大概八點半左右 我們抵達了 Tim 台北之旅的第一站~ 士林觀光夜市... 當然 也是貝兒的"大"廚房 ~
我請何先生 停在大南路和基河路交叉的廟口前~
第一食 ~ 當然是 美味的東山鴨頭
噗~ 又閉眼睛拍照了 .... 哈哈
接著 ~ 在港澳有很普遍的涼茶~ 台灣也有很著名的苦茶... 來一杯唄~ 嘻!~
喝ㄉ愁眉苦臉的那張..沒拍到 ><" .... 哈~
然後 ~ 在澳門女人街上 有賣台中的胡椒餅 ~ 顯然 台北的獲勝 ~
原本 想帶Tim 吃ㄧ下 苦茶旁邊那攤 泰式酸辣涼麵&臭豆腐... 不過 真的排好長..... 拜食尚玩家所賜...
Tim 一直想嚐嚐台灣的臭豆腐~ 所以 我就帶他到 陽明戲院旁的一家 ....
很滿意的表情唷....
果然很臭ㄟ .........
一邊吃臭豆腐 一邊配 青蛙下蛋 ~ 哈哈 ....
我們還去吃了圓合興的芒果香蕉牛奶冰 ~ 呼~
Tim 還買了些水果 ~
然後 到 士林美食廣場 做 Happy End...
大餅包小餅 ~
又到了小知識的時間囉....
因為被Tim這個大教授 問的啞口無言的 .... 冏....
自己平常吃的小吃... 它的由來是什麼?! ... 沒去研究 還真的不太明白...
問說 為什麼叫刈包 ~ 為什麼叫阿給 ~ 為什麼叫潤餅 ~ ....
交作業囉^^
割包(亦作刈包,白話字:Koah-pau,日常慣以臺灣話讀作「掛包」)。為一種發源自福州的小吃。割包以長橢圓扁形麵皮,對摺起來包覆餡料的食物。傳統餡料通常不外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這幾樣,也有為了健康因素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因為其形狀及內餡,所以在台灣亦被稱作虎咬豬。
近年,台灣商人將這種傳統食物重新包裝,在內餡中變化許多花樣,例如:加入雞排、鱈魚排、牛肉、煎蛋,甚至豬舌等。因為這個緣故,不少人也暱稱割包為「台灣人的漢堡」。 另外,割包在台灣同時也是尾牙的應景食物。
潤餅卷是春卷的一種,流行於台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捲更為古老的吃法。「潤餅」並不不像春捲那樣需要油炸才能食用,福建和臺灣一帶的家庭再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此來祭祀祖先,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與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屬於福建台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
起源 遠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有在春天以五辛盤祭祀春神的禮俗,五辛盤內容為大蔥、小蒜、韭菜、香菜、蕓薹,再祭祀春神後食用這五辛,以求開五臟、去伏氣的保健效果,但因五辛味道辛辣,單吃難以入口,於是後來逐漸發展以麵餅包裹五辛成為春餅來食用,春餅也就成了潤餅和春捲的前身。自東晉開始中原數度戰亂使中原人士大舉南遷閩避難,以致今日福建台灣一帶再吃潤餅還保有古代吃春餅的習俗,桌面無論菜色多少,內容一定必須具備五辛在內,僅蕓薹以虎苔代替。吃潤餅在閩台一帶是家族一年中重要的聚會禮節,僅家族成員食用,不會用來招待外人。
大腸包小腸是台灣風行許久的一種特殊小吃,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台式香腸,即成為「大腸包小腸」,與美式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台灣某些地區的夜市也會提供豪華版本的大腸包小腸,除了香腸之外,還會加上各種配料,如黑胡椒醬、花生粉、酸菜、香菜、九層塔等,藉此創造更豐富的口味及口感。
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食用時可依照個人喜好加上辣椒醬或搭配蒜食用。
大餅包小餅為一種臺灣台北市北區士林夜市五大招牌小吃之一(還有燴炒花枝羹、檸檬愛玉、士林大香腸、藥燉排骨),自1980年代流傳至今;據說最早是相鄰兩家店,一賣大餅一賣小餅,生意普通,有天,兩家店老闆靈機一動,把大餅拿來包小餅,竟大受歡迎,從此誕生了大餅包小餅。
士林大餅包小餅的創始人陳慶昌原來在士林市場內租了一間店面賣起家鄉的大陸餅─酥餅,不久他做鍋餅的朋友前來投靠,兩人便一起賣鍋餅和酥餅。幾年後這位老友病了,陳先生感念老友同甘共苦,而將鍋餅與酥餅合而為一,成為今日的大餅(鍋餅)包小餅(酥餅)。
淡水阿給,是台灣台北縣淡水鎮有名的小吃之一。「阿給」是日文「油豆腐」(油揚げ、abura-age)發音的直接音譯。阿給的做法是將油豆腐的中間挖空,然後填充炒過的冬粉(有些店家使用的是沒有炒過的冬粉)、浸泡過滷汁,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
歷史 阿給的由來,是源自1965年楊鄭錦文女士所發明,起初是為了不想浪費賣剩的食材,而想出的特殊料理方式,創始店位於淡水鎮真理街上。
臭豆腐 是一項流傳於全中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發酵製品,但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臭豆腐分臭豆腐乾和臭豆腐乳兩種,都是相當流行的小吃。臭豆腐乳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臭豆腐在台灣是頗具代表性的小吃。
「青蛙下蛋」是台灣士林夜市著名的小吃之一。因其煮熟之後,中心會呈現白白的一點,看起來像是青蛙卵因而得名。其實,青蛙下蛋就跟粉圓(珍珠)是一樣的,在士林夜市的「青蛙下蛋」攤位,通常直接加糖水或者再加一些奶精飲用,而其他地方也也將其加在刨冰裡當配料食用。
泡泡冰,又稱豐仁冰,是台灣受歡迎的冰品小吃之一,有「台灣的雪糕」之稱。全台各地皆有,其中又以基隆出產的泡泡冰最為出名。
天婦羅,台灣稱甜不辣(天婦羅、天麩羅、天ぷら;日語發音:tenpura):源自葡語Tempura,即「快一點」之意,當時是為了以較快的速度可以取得充飢的食品,所以使用這種油炸的料理方式,是葡國人在大齋期(Lent,基督教節日,指復活節六個半星期以前)吃的,大齋期禁吃肉,葡萄牙人就吃魚代替肉。拉丁文「ad tempora quadragesimae」就是「守大齋期」的意思。
由葡萄牙傳教士於16世紀傳入日本,後來於日本流行。日式天婦羅傳統上的裹上澱粉漿(麵粉之類)的油炸海產或是蔬菜,現在已是最能為世界各國一般人接受的日本食品。
可分為以下兩類: 魚貝類或蔬菜等裹以小麥粉與蛋汁,並油炸的日本料理。
一種魚漿油炸食品。此語通行於關西地區,關東稱之薩摩揚(薩摩揚げ)。臺灣音譯為甜不辣。
米血糕是指以米和血所做成的米食糕點。中國南方多以米食為主,常利用蒸、煮方式,改變米食型態。又因為中國南方「食補」的觀念,鴨肉滋陰補虛,昔日農家在殺鴨之後,基於節儉美德,不忍心倒掉鴨血,故以食器盛米和鴨血,蒸熟後沾醬食用。後來流傳至民間,漸成為平民小吃,又名「鴨血糕」。然而鴨肉價高,養育費時,鴨血供不應求,而雞血卻又不易凝固,於是漸以豬血取代鴨血,成為「豬血糕」。因此,米血糕是鴨血糕與豬血糕的別稱。
米血糕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作為食品原料的米血糕;另一種則是用前述食材作成的小吃,名稱依照種類的不同可以是「豬血糕」、「花生米血」或「花生豬血糕」,為台灣流行的小吃。
蔥油餅是一種由蔥花作成的煎餅,在華人社會街頭、夜市常可見到,是一種中華小吃。
一則有趣的說法認為,義大利式的餡餅,即比薩餅,極可能係由蔥油餅發展而來。據說馬可·波羅旅居中國時,最愛吃北方的蔥油餅,回國後仍念念不忘,卻不知如何烹製。後來,終於找到一位願意嘗試的那不勒斯廚師,然而蔥油餅的製作並不簡單,只好提議將餡料放在麵餅上,烘烤後進食,不料卻受到眾人好評。這位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又將麵餅配上那不勒斯的乳酪和其他食材,而創造出了口味獨特的比薩。
肉圓 泛指以切碎了的肉類為主而做成的球形食品,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肉丸製法,例如西方國家的有些種類的肉丸會混有麵包碎、洋蔥、香料或雞蛋。除台灣之外的地區,肉圓又稱之為肉丸
烏草龜粿又稱草粿、草仔粿為中元普渡和掃墓祭拜之米製食品,多攙入鼠麴草而為草色,扁平約巴掌大小,外有龜印內包餡,以植物葉為墊。
草仔粿 清明節前後,屋前屋後常生一種狀如小湯匙的植物,淺綠色高約30公分左右,全身有細絨毛。 因為生長於屋前屋後的小草,所以民間習慣稱為"厝角草"學名"鼠麴草" 特色是纖維特別多,客家人喜將和糯米作成粿食之有淡淡草香, 春季採摘後曬乾可以貯存,如果現採現作有綠色呈現而且較有草香 因為含纖維多就算加糯米做成粿也不會造成腸胃負擔。 ... 難怪 這是我唯一可以吃的糯米食物~ 不會胃痛~
油條 是一種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麵食,口感鬆脆有韌勁,是中國傳統早點之一。民間和廣東人又稱油炸鬼或油器,而北方亦稱果子。
歷史 中國南宋時期,秦檜殺害抗金將領岳飛,都城臨安(今杭州市)西湖一所燒餅鋪內一位叫王小二的夥伴收到此消息後深感不忿,遂把秦檜和其妻王氏的樣子捏製到面餅上,並把兩塊樣子不同的面餅背靠背粘著並放在滾油鍋裏炸,邊炸邊大叫:「大家快看油炸檜啦!」吸引到不少人上前湊熱鬧和購食。很快地,油炸檜就傳遍整座臨安城,王小二的顧客越來越多,王小二造油炸檜也就越來越忙,後來王小二決定把油炸檜的製作工序簡化,直接把兩條面餅面靠面粘著並放在滾油鍋裏炸,成為現今常見的油炸鬼。
另可追溯至1201年蒙古成吉思汗將敵軍在蒙古草原架起大油鍋置入油炸!後蒙古征服南宋,遂引導改變漢人飲食習慣。
後來在韓戰期間,油條曾一度被民眾(尤其是廣東一帶的民眾)稱為「油炸麥魔」(意即「油炸麥克阿瑟惡魔」)以示對戰爭初期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的憎恨。
英文名:Fried bread stick 油條中文拼音:youtiao 油條是中華小吃美食發明之一,深受國人喜愛。其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加適量的水、雞蛋、食鹽等,經拌合、搗、揣、醒發、油炸製成的條形食品,外酥里嫩,成品呈現金黃色。
油條的營養價值 傳統的油條的吃法是夾燒餅配以豆漿,若以蛋白質的品質而言,豆漿中含有豐富的離胺酸(Iysine),但缺乏鉀硫胺酸(Methionine),而油條、燒餅正好相反,兩者能互補,是絕佳的組合。
無鋁油條博士分析 每份量為120g油條 ,熱量 672Kcal,蛋白質 12g 脂肪 52g,糖類 43g 膳食纖維 16g,鈉 408mg。
米漿,是由米和花生為主要材料所製作而成的飲品,不同於豆漿,顏色比較深,呈現咖啡色,口感較濃稠。在中式早餐店是熱門的飲品,近來在部分台灣西式早餐店也有提供米漿。
豆漿,亦稱漿子、豆奶。閩南語、日語以及朝鮮語稱豆乳。是一種以黃豆為原料製作的飲料。
起源 最早的豆漿紀錄是在一塊中國出土的石板上,石板製作年份約為公元25~220年,上面刻有古代廚房中正在製作豆漿的情況。[1]於公元82年撰寫的《論行》的一個章節中亦有提到製作豆漿的師傅害怕行雷會破壞他們的產品。[2] 中國傳統一般相信豆漿的起源是1900多年前西漢孝子淮南王劉安於母親患病期間,每日用泡好的黃豆磨成豆漿給母親飲用,劉母之病遂逐漸好轉,豆漿也隨之傳入民間。實際上此說法並無任何歷史支持,公元1578年成書的《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氣下水,制諸風熱,解諸毒」,「豆漿性平味甘」。但亦只有說明劉安發明了豆腐而非豆漿。而早於10世紀,宋朝的朱熹所著的豆腐詩中亦有提到劉安製作豆腐。中外人士把豆漿一拼列為劉安的發明主因是豆腐的製作是需要使用豆漿的。但亦有人提出製作豆腐也能使用煮黃豆的湯而非過濾了的豆漿,在古代這濃湯亦被稱為豆漿。
傳說 現時中國傳統認為劉安患病卻又想嚐黃豆的老母親製作豆漿以及豆腐,豆腐於明朝的作家筆中都指為劉安所發明。本草綱目及戒庵老人漫筆都有記載,而宋朝豆腐詩亦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的說法。《行神研究》引 《綺翁憶梅庵雜記》記豆腐業淮南王劉安雲:「 相傳農曆九月十五日,為淮南王劉安誕辰,內地豆腐業者均於本日舉行之公祭,祭畢聚餐。」劉安為西漢人,具辯才,善屬文,好讀書鼓琴,天下方術之士多歸之,在其在發明豆腐時,蜀人名曰「黎祈」,故陸游詩有「洗釜煮黎祈」句,惟何時名為豆腐,則不可考。不過亦有中國傳說和劉安發明豆漿的說法有衝突,現代學者李喬寫於」中國行業神一書」認為劉安與很多素食和尚居住,豆漿和豆腐的製作都應該是出自和尚的教導。亦或是當時鍊製仙丹的道士製作給劉安後,劉安把製作法發揚光大。 但中國的民間豆類加工行業還是把劉安奉為豆腐之神而把他的神像置於工作間。
另一個傳說出於《金華地方風俗志》和《中國風俗故事集》認為戰國時代燕大將樂毅因父母年老嚼不動黃豆,樂毅就把黃豆磨成豆漿,把鹽鹵灑進豆漿,結果成了豆腐。又說醫生開了石膏,樂毅把石膏放進豆漿,結果做出的豆腐比放鹽鹵更好。但這兩本書都只是提及這說法是地方的豆腐師傅口傳的故事,並無引用更加明確的歷史證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