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 親子天下 11月號 有一篇 "詹志禹:錯愛孩子的4種方法" 

心有戚戚焉呀! 

 

嫁老公 最怕嫁給媽寶 ... ~ 應該是所有女人的心聲吧! 

偏偏 現在社會 ... 好多ㄚ!! 

也是 造成離婚率高的主因之一吧!! 

 

有好幾次 ~ 都好想問這些 媽媽們 : 您們可不可以放手ㄚ?!  =.= 

當兒子成家立業時~ 爸爸媽媽就該放手! 不是ㄇ?! 

雖然 一個家 是 0.5 + 0.5 = 3  ... 

 

 

所以 看著這些媽寶 ... 就時時刻刻的在警惕自己 ... 當我們辛苦搬走孩子成長路途上的石頭、忙著幫他們把學習的曲徑開闢成筆直的康莊大道時,其實是剝奪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己找路的樂趣!~ 

從小 就要讓他們學習自力獨立才是!! 

 

 


詹志禹:錯愛孩子的4種方法
2013-11 親子天下雜誌51期

 

近年來「媽寶」現象蔓延至高中大學,爸媽幫孩子算學分、請假、辦休學……愛孩子沒有錯,但愛錯了方法,就容易養出長不大的王子和公主。

 

某校教師出缺,公開甄選新老師,有上百人應徵,經過筆試,只有少數幾位進入口試和試教。其中一位年輕女老師多才多藝且氣質優雅,試教時和學生互動良好,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選。不料決審會議中討論到這位應徵者時,有人說了一句:「喔!那位公主!」有些委員很好奇,就問:「什麼意思?」另一位教師委員解釋道:「這位應徵者是滿不錯的,不過她從報名開始,都是由她母親代勞。她母親陪考、買便當、揮扇子,不斷問我們時間、地點、程序、準備範圍等問題。所以,每次這位應徵者遠遠走來時,試務工作人員就會暗暗取笑說:『公主來了!』」

 

一、鉅細靡遺,連胡椒都要管

接著就有委員擔心:一個過度受照顧或溺愛的年輕人,能否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照顧他人的好老師?由於決選階段競爭激烈,些微疑慮就足以影響投票結果,果然這位應徵者以些微票數落選。她的母親可能沒有料到:她的過度關心,已經造成雇主的擔心。

 

這就是第一類型溺愛:過度保護,鉅細靡遺。

 

某系大學生為高中生辦夏令營,突然接到一個家長來電:「我的女兒不吃胡椒!你們有胡椒的食物要挑掉!否則要幫我女兒另外準備一個飯盒,她的名字叫做……」辦營隊的大學生急忙解釋:「我們都是外訂餐盒,不知道有沒有胡椒啦!不過我們會特別注意,如果有,會為您女兒另備餐盒啦!」但從此他們都叫那位高中生「胡椒妹」。

高中生難道無法處理自己的生活細節?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時,只要經濟上不是太困難,大多喜歡選擇外州的大學,遠離家庭,尋求獨立,體驗難吃的食物,搞錯洗衣粉的用量,修理脫鏈的腳踏車……父母也大多鼓勵孩子追求獨立。台灣的高中生進入大學時,也有許多人喜歡遠離家庭住宿學校,但有些父母捨不得,導致選填大學志願時產生親子衝突。其實,擺脫父母鉅細靡遺的照顧,的確是培養獨立自主與生活自理能力的起點。

 

二、凡事替代,把責任攬肩上

 

早晨上學時間,小明踏進教室。老師:「小明!你的書包呢?」小明:「媽媽忘了幫我背上。」期中考結束了,老師發下考卷。老師:「小明!你怎麼退步這麼多?」小明:「媽媽忘了幫我複習。」

也有些父母常替孩子做作業,可能因作業困難且缺乏耐心教孩子,或因擔心孩子做得不夠好,分數輸給同學,乾脆替孩子做。結果孩子在旁邊打電玩,父母在孩子作業中奮鬥。其實,替代孩子做作業,是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也可能讓孩子背負說謊的羞愧感,孩子即使獲得高分也不覺得是自己的榮耀,獲得低分也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

 

這就是第二類型溺愛:凡事替代,弱化小孩。

 

三、偏心衛護,都是別人的錯

一位母親帶著一個大約幼兒園或低年級的小男孩,在麥當勞用餐;不遠處坐著一個長髮披肩的女郎,秀髮蓋在椅背上。小男孩很頑皮,跑過去玩弄那位女郎的長髮,女郎把長髮撥到胸前,顯示不願意。小男孩的母親走到女郎面前,全店的人都以為她要去向那位女郎道歉,想不到她卻開口說:「你那長頭髮有什麼了不起,借我兒子玩一下有什麼關係!」全店的人盡皆愕然。一位中學老師也在店裡,他招招手把小男孩叫過來,輕輕在小男孩的臉頰上打了一下,然後對那位母親說:「你的兒子臉頰好漂亮喔,借我打一下有什麼關係!」那位母親悻悻然、狼狽的離去。


這就是第三類型溺愛:偏心衛護,自我中心。

 

四、特權庇護,橫著走不講理

有一個小朋友在馬路邊用力搖撼一根公車站牌,有一個老師剛好從旁經過,對他說:「小朋友!這樣搖,會把公車站牌搖壞喔!」小孩的父親剛好從便利商店回來,聽到之後很不悅的說:「你知道我是誰嗎?我的孩子輪不到你管!」

有一個龐大財團家族,將孩子們送進明星小學,但孩子功課很差,上課都打混摸魚;老師不知底細,嚴格糾正;孩子仰起頭不屑的說:「你知道我爸是誰嗎?」這些孩子現在都長大了,也都繼承了龐大的家族事業,但有多位在監獄裡。

這就是第四類型溺愛:特權庇護,輕視他人。

 

有人問:為何富不過三代?為何皇帝子孫大多一代不如一代?答案主要就藏在「教育」兩個字裡面。富貴或權勢之家,若未能忘掉自己的身分,動輒溺愛、耍特權,則其子孫大多傲慢、恣意、唯我、惡用知識、輕視道德、不敬教師、不知人間疾苦,教師心中有愧,亦無可奈何。所以,希臘哲人才會提出「哲學家皇帝」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歷經人文、知識與技能的訓練,體驗生活的汗水與生命的尊嚴,培養勇敢的精神與獨立的智慧。可惜古今中外歷代皇帝少有如此培育自己的孩子,由於缺乏教育智慧,終究一代不如一代。

 

總的來說,溺愛就是讓人很膩的愛,或讓人溺死的愛。智慧之愛,要在保護中學放手,在協助中給自主,在關愛中有平等心,在慈愛中尊重他人

 


 


我是不是哆啦A夢父母?
2013-11 親子天下雜誌51期

 

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小孩,都不願意有一天自己的愛居然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這一期的封面故事,「培養正向勇敢的心」就是希望用一種同理的心,從父母的角度出發解惑,指出正向教養的方向和界限。

 

終結媽寶,搶救軟弱兒 ─ 培養正向勇敢的心

意志薄弱、遇事呼天搶地、自大臭屁、凡事怪別人……「媽寶」徵兆在現今小孩身上並不少見,爸媽苦惱孩子怎麼如此不能面對失敗,卻沒發現,孩子的行為表現其實與教養方式大有關係。

 

編者的話:我是不是哆啦A夢父母? 文/陳雅慧

最近採訪一所由實驗中小學老師創辦的民間學習中心。在聊天中,受訪老師提到,因為他們的課程可以客製化,並著重知識整合和貼近生活,「還有家長覺得大二的兒子中學基礎沒打好,想來報名。」我的耳朵聽到「大二」時,不禁為之一震!「為什麼已經大二了,學習有沒有問題、哪裡需要幫忙、要怎麼幫忙,都還要媽媽出手?」活生生的看到一個「媽寶」讓我很震撼。

「媽寶」現象其實讓身為母親的我倍感焦慮。

中秋時分幫幼兒園的小兒子剝好一整碗的柚子果肉時,懷疑自己會不會太「寶媽」了?盯國中的大兒子每天念十五分鐘的英文時,也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太多、取代了他主動學習的動機?」

 

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小孩,都不願意有一天自己的愛居然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這一期的封面故事,培養正向勇敢的心」就是希望用一種同理的心,從父母的角度出發解惑,指出正向教養的方向和界限。

我們要為下一代孩子準備的,並不是下一個明星產業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因為我們都沒有辦法預知那是什麼。但是,身為父母,我們可以從小幫他們打造一個不怕難、總是覺得「我可以」、「我做得到」的態度,培養這種態度的土壤就是親子間健康又互信的親密依附關係。這樣的關係會讓孩子在面對挑戰時,知道得要靠自己,但父母總是最好的啦啦隊;而不是每當孩子碰鐵板,回頭就有有求必應的哆啦A夢父母。

我想很多讀者都可以在這期的封面故事中,得到提醒和找到屬於自己可以改變的方向。

上個星期,七年級的大兒子自己按圖索驥組裝完【大人的科學】系列雙眼相機。經過一整個晚上的專注工作,睡覺前,他抱著相機不可置信的不斷問我:「你知道這快門後面,是因為有三個彈簧相扣,彼此帶動嗎?」「太神奇了!為什麼就兩片玻璃,我居然可以在這個黑盒子裡面看到你的倒影?」「為什麼影像是相反的?」「這樣真的可以拍照嗎?」

看這個酷酷的青少年,好像突然變回他三歲時的模樣,重拾天天追著我問「為什麼?為什麼?」的熱情和自信。

這個經驗讓我對於這一期的特別企劃「動手做,學習變好玩」特別有感觸。一個自己做出來的成果,不管是實際的產品、報告或是一趟旅行。產出的過程中,自己完整走過一遍知識形成的足跡。在每個動手和失敗的過程中,找到下一步前進的方向,過程無比美好。

很可惜的是,往往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效率和標準化,我們拿掉了這動手的過程,趕上課程的進度,卻失去了繼續學習的好奇。

更值得警惕的是,當我們辛苦搬走孩子成長路途上的石頭、忙著幫他們把學習的曲徑開闢成筆直的康莊大道時,其實是剝奪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己找路的樂趣。

 

引用: 親子天下雜誌5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軟糖妹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